学子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子风采

在材院的1400天‖包威:在奔赴中寻找答案,一定会有结果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5-06-10

  

  包威

  中共预备党员,湖南永州人

  曾担任院第十八届团委学生会执行主席、第十七届院团委学生会职业发展部部长、班级班长、班主任助理。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望,林科大桥的朝阳与逸夫楼的晚霞交织成一张时光网,将1400天的青春定格成永恒的剪影。作为从湘南永州走出的学子,四载春秋里,我在材院的沃土上完成了从青涩团学成员到团学执行主席的身份转变,从大一新入学到即将步入社会的成长蜕变,用脚步丈量成长的高度,用初心守护集体的温度。当樱花路上的花瓣最后一次飘落肩头时,那些关于责任、热爱与成长的答案愈发清晰。

  ​​一、团学经纬:用学习织就成长坐标​​

  2021年的秋天,我提交了团学职业发展部的报名表,通过了职业发展部的面试环节,我成功地与材院团学产生了我与TA的第一份羁绊。在每一场企业招聘会、校园双选会的台前幕后,从海报粘贴的毫厘校准,到现场设备的完美配合,每次工作都会想起部门里面的那句经典台词“严于律己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标杆”。

  后来荣幸地成为执行主席,在团学的第三年也是如愿以偿地体验了团学里面的每个职位。在团学工作中,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策划者还是参与者,从运筹帷幄的策划者到躬身入局的执行者,每个齿轮的精密咬合终让团学发挥着TA的作用。

   

  当今年五月,不出意料地听到“材院第十二次蝉联五四红旗团委”的喜讯时,那些在办公室反复打磨的申报材料、在组织学院活动中流下的汗水都化作了勋章,也读懂了传承的力量如此强大。

  ​​二、双创征途:以热爱突破认知边界​​

  “创新创业不是天才的专利,而是勇者的游戏。”在“挑战杯”培训打磨环节时记下的这句话,成为我创新创业路上的灯塔。在“挑战杯”和“互联网+”的比赛中,不论角色是初次参赛时团队中唯一的新生成员,还是再次参赛时团队中的项目负责人,我们的每次比赛都经历了N次项目迭代的煎熬,体验被关逸夫楼的刺激,也感受过林科大夜间微风的凉爽。而当我们不断斩获各项奖状时,也成功证明了“在奔赴中寻找答案,一定会有结果”。

   

  两次暑期“三下乡”的经历更让我接触到不一样的社会实践所带来的人文温度。在湖南永州的村落,我们“星火小队与渔鼓之乡的奥秘来一次碰撞,与留守儿童进行一次研学,快乐总是伴随着我们。

   

  ​​三、璀璨时刻:当集体成为精神原乡​​

  若说有什么画面能定义青春,2024年的材院新年晚会必定在记忆里熠熠生辉。我们团学主席团书记处参加的走秀节目《Attention》和歌舞串烧《“材”实“料”》,当聚光灯打在礼服上,台下荧光棒连成星河,我突然理解为何前辈们总说"集体荣誉感是团学人的精神胎记"

  这份归属感在运动会上绽放得更加炽烈。当太极拳排练时纠正的每个动作细节,田径场边组建的“最强后勤保障团”,助力学院连续两年蝉联团体总分第一时,那些为集体荣誉燃烧的日夜都化作了青春最美的注脚。

  最珍贵的礼物来自朝夕相处的伙伴:部门例会后的生日蛋糕、新年晚会的台前幕后、三下乡期间的“自制美食”......这些细碎的温暖拼凑成永不褪色的青春底片。

  ​​四、致后来者:让青春绽放多种可能​​

  别等待机会敲门,从参与一次部门活动到主动承接项目策划,每个“我可以试试”的声音都在拓宽人生半径,每个“我有个idea”的提议都能成就无限可能。

  青春没有标准答案,但求在每段征程中都留下热忱的印记。愿我们永远记得樱花路上那个怀抱理想的自己,带着材院人“真‘材’实‘料’”的担当,在各自的坐标上续写新的传奇,在奔赴中寻找自己的那个答案。

  最后,特此鸣谢所有“参演”我大学生活的所有领导老师以及伙伴们,给了我试错的成本,成长的勇气。感谢管姐,军哥、感谢材院天团、感谢职发四人组、感谢“饭醉团伙”……

  聚作火把照亮来路,散作星辰辉映远方。

  此去经年,惟愿: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