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专业介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25-04-18

招生类别:理工/物理类 

招生方式:按专业类招生(能源动力类)

学制:4年

学位:工学学士

1. 专业特色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应对全球能源转型挑战而设立的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专业依托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林业工程”、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林生物质绿色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木竹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聚焦双碳战略,紧密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其装备领域的机遇,适应新时代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人才的市场需求,培养系统掌握且有效运用新能源科学和太阳能、风能、氢能等工程理论与方法,擅长太阳能/风能/氢能设计、开发、运行与维护,具备解决复杂新能源工程问题的能力,能胜任新能源转换与利用、新能源动力系统、节能环保等行业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专业构建了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依托校企联合实验室和国家级科研平台,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从新能源开发到储能系统优化真实工程场景中的闭环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建立教学-科研驱动机制,实施渐进式工程实践训练体系,系统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2. 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工程热力学、能源材料科学与工程、流体力学、太阳能工程、智慧能源系统、风力发电技术、新能源系统及设计、生物质转化原理与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核电原理与技术、储能原理与技术及能源管理等。

3. 专业前景

新能源产业作为衡量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焦点。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可再生能源领域确立为新一代能源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并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在这一背景下,各国政府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出台扶持政策等多重举措,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我国对新能源产业实施的重点扶持政策,有效促进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为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毕业生可从事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风力发电等相关领域就业方向包括光伏材料研发(钙钛矿/TOPCon技术方向)、动力电池开发(固态电池及钠离子电池开发)、氢能系统设计(包括电解槽及储氢罐优化)、新能源电站设计与运维(涉及光伏、风电及储能集成)、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架构设计、碳足迹评估与碳资产管理以及国际能源政策分析。

3. 主要就业单位

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涉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知名能源动力与机电类相关企业。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先后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亿华通国富氢能、中联重科、中国能建、中石化、中国电建、华能国际、中联重科、湖南建工集团、比亚迪、晶科能源、通威集团、奇瑞汽车、北汽福田、长安汽车等。 

4. 主要深造院校

毕业后可选择报考研究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近年来,毕业生先后进入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澳大利亚)、横滨大学(日本)、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